首页> 要闻 > > 正文

如何破解科研瓶颈?院士专家分享经验——

2021-03-15 23:46:13 来源:《中国科学报》

在许多人眼中,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任詠华绝对是天才。她仅用3年时间就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很快成为教授,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科研之路顺风顺水。只有任詠华自己知道,这样的成绩是在多大的压力之下取得的。

“开头是最困难的。”在近日由中国化学会会刊组织的网络高峰论坛上,任詠华坦言,自己刚在大学任教时既不是博士后,也不像其他老师一样有海归经历,这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力不够。面对这种情况,她每个暑假都自费去国外实验室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

任詠华认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终身自我学习的精神。“热爱很重要,坚定也很重要。”她说。

对此,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化工系主任鲍哲南完全赞同。在她看来,要想不从众,必须坚持目标导向,更要“逼着自己在精神上愿意吃苦”。

在国际上,鲍哲南开创了以皮肤为灵感的有机电子材料领域。回首科研路,鲍哲南表示万事开头难,尤其是找方向时压力较大。一旦建立起自信心,“做什么都不会害怕”。

挫折是科研道路上的常客。每当遇到挫折时,鲍哲南处理的方式是:先放下几天,去读文献,然后总结、反思、对比,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看来,科研就是每天在挫折中前进。做科研最大的魅力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她的科研生涯也不断从实际需求中寻找问题。

朱美芳记得,1989年1月,入职东华大学后的第5天,她就跟着当时的系主任陈彦模坐大卡车去了张家港涤纶厂,去企业生产一线找问题,从此开启了纤维改性研究工作。30余年来,朱美芳团队将化学纤维与纳米、生物、仿生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系列多功能、高性能纳米纤维材料。

对于科研中的瓶颈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于吉红引用了“大树理论”,即一棵大树的成长,除了需要优良的土壤,还需要时间、根基、阳光等要素。科研工作正如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不动摇,就可以有效跨越科研瓶颈期。

“瓶颈期其实是向下一个时期迈进的最好时机。这个时候要坚定信心,不断迈向更高台阶。”于吉红说。

她指出,女性科学家在工作起步时,往往面临孩子、学生、科研、教学等各种问题。这个时候遇到困难,不要放弃事业,也不要放弃家庭,要提高效率,协调好各种关系。

作为本次论坛唯一一位男性发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直言:“不管是女化学家、男化学家,科学家需要的品质都是一样的。这几位女化学家做的工作比大多数男化学家都好,她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先人物。”(陈欢欢 赵彦妮)

[ 责编:张梦凡]

标签: 如何 破解 科研 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