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块链 > > 正文

北京生活垃圾分类正式开启 邀请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学习和实践

2020-05-03 15:23:18 来源:光明日报

“京版”生活垃圾分类正式开启

5月1日,应急响应机制由一级调整为二级后的北京,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劳动节”长假。这一天,也是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的日子。北京由此全面开启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当日,北京“生活垃圾分类LOGO”全新亮相,市区内垃圾转运车也换上“新装”,垃圾分类宣传来到居民家门口、走进市民手机里。

“两桶一袋”摆平生活垃圾

新版《条例》将百姓的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在实操环节,北京市不少区大都按照“两桶一袋”的原则,指导居民开展居家垃圾分类。

“两桶一袋”具体指的是,建议市民居家准备两个垃圾桶,一个放厨余垃圾,一个放其他垃圾;类似纸张、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单独装在一个袋子里。至于节能灯、水银血压计、蓄电池等有害垃圾,因为一般家庭产生量都不大,及时投放到社区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即可。

此次京版“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也借鉴了已经开展这项工作的有关省市的做法,对于不按要求投放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其中,单位违反分类投放规定,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1000元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对于个人违反分类投放规定的,除按照劝阻、警告、罚款升级罚则外,还特意规定了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不予行政处罚。

有序分类基层各有妙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将“京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北京市各个基层单位也想尽了妙招。

日前,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社区,16个点位上投放了35组“人脸识别”智能垃圾桶。完成注册的小区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垃圾桶自动“刷脸”识别身份,打开桶盖。智能垃圾桶为垃圾称重积分,积分可兑换盐、鸡蛋、纸巾,居民每月还可免费领取两卷垃圾袋。

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新建了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垃圾投放窗口采用了红外感应设备,居民只需把垃圾放到窗口前就会自动开启,并在扔完垃圾后自动复位闭合。这一设计既让居民们“眼不见心为净”,又解决了投放垃圾时怕脏了手的问题。

花式动员推动全民参与

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中,北京市很多区县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从娃娃抓起”。疫情期间,很多学校都通过主题活动、班会、科学课、道德与法治课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

如今,北京市海淀区城管委联手区教委推出的“中小学生垃圾分类线上教育系列课程”已陆续登陆“海淀区中小学资源平台”,中小学生可在家学习垃圾分类课程,这也是北京市上线的首堂垃圾分类网课。

北京景山学校开展了垃圾分类主题微课,以图、文、视频等宣传方式,帮助同学们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分类原因和分类方法,并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邀请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学习和实践。

北京市丰台区在北京园博园开展“垃圾分类 我们一起来”线下宣传互动活动。现场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分类知识讲解,通过互动小游戏,引导参与者正确认识垃圾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并同步进行现场直播,用新媒体、融媒体手段向更多人宣传相关知识。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一线基层单位已经在着手从宣传到实践,探索生活垃圾分类的升级版模式。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作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区,提出了打造“无废街道”的倡议。北京市延庆区“垃圾分类”职业技能培训班“云上”开班,来自冬奥小镇张山营、香水园街道的60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们在线学习垃圾分类。

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部署会上,北京市还明确提出,要以党政机关强制分类为抓手,各级党政机关率先垂范,社会单位要全面实施。同时倡议,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发挥示范作用。(记者董城 张景华)

标签: 北京生活垃圾分类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