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李恒、董瑞丰)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截图。
(相关资料图)
《基层便民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6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
(一)方便居民就医。一是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预约转诊等方面的作用,上级医院预留门诊号源优先向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常住居民提供上级医院专科门诊预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满足群众及时到大医院就诊的需求。二是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一名中高级职称以上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机构值守门诊服务,促进基层首诊,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引导居民到基层就医,在家门口就近就便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优化服务提供。一是在无急诊服务且诊疗量较大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门诊服务时间,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上班、上学等人群在家门口就近获得基本医疗、慢病配药、家医签约、健康咨询等服务。二是基层疫苗接种门诊结合服务能力、辖区居民服务需求、日常作息时间等,推行预防接种分时段预约,提供预约周末疫苗接种服务。
(三)简化就医流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推行辖区常住或参加基本医保的居民就医过程中的“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明确支持村卫生室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多种方式纳入当地医保定点管理,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开药。
(四)改善服务体验。一是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加强主动联系和动态服务,在机构设置老年人友好服务岗位或窗口,方便老年人等人群看病就医。二是改善就医服务环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推行“一人一诊室”,设置和完善机构内就诊指南及路径标识,提供轮椅、座椅服务。
(五)做好慢病管理。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长期处方服务,并逐步扩大慢性疾病病种覆盖范围,方便居民尤其老年人配药开药,减少开药频次。二是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饮食处方或建议。
(六)提升签约感受。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联系,增强签约对象对签约服务的感受度,形成签约双方互动履约的良好氛围。
这些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主要包括: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方便居民配药开药,加强与签约居民的联系,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提供周末疫苗接种,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饮食处方或建议,改善就医服务环境。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或丰富各项措施,提高人民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基本医疗和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标签: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