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感悟不朽精神,分享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背后的故事

2023-06-16 19:21:12 来源:河青新闻网

河青新闻网讯 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天安门广场?它为什么是坐南朝北?河北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做出哪些贡献……6月16日,《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图书分享会在第29届北京图博会举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本书作者殷双喜,河北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田忠,以访谈的方式分享了这本书创作和出版的点点滴滴。

精彩的分享仿佛重回历史现场,让人身临其境,匆匆路过的人们纷纷驻步、聆听。57岁的张先生在活动结束后意犹未尽,追到河北美术出版社的展位,坚持买下这本书,要带回家慢慢读。


(资料图)

为了搜集原始资料,每天去北京档案馆“上班”

“把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研究课题,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好了的。原本想做刘开渠、滑田友等20世纪留法雕塑家的课题研究,因为资料获取不方便,于是从他们归国后大部分人都参与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始研究。”活动现场,殷双喜介绍了本书创作的缘起。

当时,殷双喜几经辗转找到了北京档案馆,在这里查阅了查阅了大量的原始档案及文献资料。“有两三个月,我每天坐公共汽车到档案馆去,就像上班一样。档案馆也非常好,8元钱提供一份午餐。”殷双喜说,那会儿还没有数字化,很多资料拍成了微缩胶卷,需要用一个专门的机器放大了看。殷双喜就像谍战片里的特工一样,拿着一卷卷胶卷慢慢看,重要的内容就摘录下来……

认真研究前辈做过重要的事情,记录并传之后世

因为有从原始档案里淘来的第一手资料,《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收录了大量的珍贵的图片,有当事人来往的信札,有纪念碑的设计图、浮雕的草图,以及当年施工现场的珍贵照片。

殷双喜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之初就有专门的资料组,留下了非常完备的各种资料。“我用到的只是很少的,但做研究有时间阶段性,不能无限钻进去。相信随着更多新材料被挖掘,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还会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殷双喜说,“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要把我们前辈做过重要的事情认真研究、记录下来,传给后代。”

张先生正好路过河北展区被殷双喜的分享吸引,他告诉记者,听了殷教授的话,感觉心底一暖。活动结束后,意犹未尽地张先生追到河北美术出版社展台,坚持买下一本书并郑重地请殷双喜教授签名留念。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翠平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杜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