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河青新闻网讯 上学的时候在食堂打饭,最害怕的是什么?饭不够吃?菜不够香?不不不,都不是!最怕的是食堂阿姨手一抖,勺里饭菜全没有!有些同学打趣:阿姨手老抖,难道是得了帕金森吗?难道“手抖”就是帕金森吗?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天我们邀请到河北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颜强,一起聊聊帕金森病。
(相关资料图)
手抖≠帕金森病
通常,大家认为老年人出现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病。但实际上,手抖≠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国慢病防控中的重要课题。
帕金森病起病隐匿,识别困难,患者早期警惕心弱,常导致专科就诊时间推后,延误疾病诊断及治疗,出现下列症状需警惕:
1.静止性震颤:肢体和面部抖动;
2.行动迟缓;
3.肢体僵硬;
4.姿势步态异常;
5.非运动症状:如便秘、嗅觉减退、抑郁、睡眠不好等。
全面干预治疗很重要
陈颜强介绍,到目前为止,帕金森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疾病,但已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例如,药物治疗、深部脑刺激起搏器手术治疗、“磁波刀”治疗、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康复训练等。同时,焦虑、抑郁兴趣减退、注意力降低等障碍存在于帕金森病的任何阶段,科学的心理调节治疗要贯穿帕金森病患者诊治的全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庭共同努力,以下五点建议给到大家。
1.正视现实,将心情放平和,减少患者对疾病的羞耻感,紧张感;
2.正确认识帕金森病,克服恐惧心理,医生将治疗、用药及有关疾病的常识告知患者,形成治疗联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激动劳累;
4.树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减少内心冲突,帮助患者减少因情绪导致的负面影响超过疾病本身所带给的影响;
5.患者需要关注自身情绪体验,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切勿长期压抑在心里,可以向家人、朋友、医护人员诉说。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侯明怡 通讯员霍梦雨|频道主编王海霞|频道监制陈雪
标签: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