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每日热讯!河北25地入选全国首批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3-03-03 19:23:54 来源:原创


【资料图】

河青新闻网讯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认定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的通知》,公布了首批全国258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认定名单。河北石家庄井陉县、邢台宁晋县等25个县(市、区)在列,认定数量居全国首位。其中,河北省申报的三个海洋类示范县(市)——乐亭县、唐山曹妃甸区、黄骅市全部榜上有名。

优化营商“软”环境,提供发展“硬”支持。为支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河北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支持政策》,从土地、矿产、海洋、测绘信息服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十条重点支持政策,引导示范县(市)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节约集约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机制和制度经验。

大力推广节地模式、节地经验,抓集约提效益……近年来,河北自然资源系统牢固树立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理念,按照“严控总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思路,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2022年河北省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5.55万亩、闲置土地3.52万亩,分别排名全国第2位、第1位,土地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凝聚成节约集约的社会共识,营造了打造集约节约的浓厚氛围,涌现出邢台宁晋、石家庄藁城等一批节地模式(技术)先进典型。

与此同时,河北坚持以规划引领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编制了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和海洋生态建设规划,优化用海结构、合理布局项目用海。全面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海控制标准,严格用海论证和审查,严控项目用海面积,严审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等,推动海域使用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积极探索围填海区域海洋-土地审查衔接、统筹出让模式,有效提高陆海统筹水平。支持海洋牧场、海洋旅游等兼容用海、融合发展,推进养殖用海区、风电场区、光伏用海区、海洋牧场区以及历史遗留围填海区的综合立体开发,提高海域资源利用效率。始终坚持生态用海,推进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实施了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建成国内首个县级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有效保护和维护了滨海湿地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资源保障,落实全面节约战略,集约高效利用,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积极探索城镇低效用地多样化开发模式,扩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范围。加强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严格执行重要矿产“三率”标准,同时,全面盘活存量围填海,健全完善节约集约用海标准。到2027年,存量建设用地和围填海得到充分利用,单位 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实现大幅下降,矿产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水平明显提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王玎 通讯员宋海娟 刘宁 高娜 霍永伟

标签: 自然资源 闲置土地 海洋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