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中山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通过电活性微生物驱动水体沉积物元素循环机制研究,发现电缆细菌介导上覆水溶氧波动影响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电动氧气扩散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
电缆细菌是近几年在水体沉积物中广泛发现的长线状电活性微生物。研究人员通过长期实验室模拟、结合高通量测序等手段,发现上覆水溶氧浓度升高能够显著提高沉积物中电缆细菌的丰度和产电硫氧化活性,造成厌氧沉积物pH值显著下降、硫酸根离子累积等理化因子的显著变化,进而影响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种间互作模式变化。
伴随电缆细菌增殖,大量功能菌群(硫代谢、有机质降解、电活性微生物等)丰度明显上升,并与电缆细菌形成紧密的互利共生网络,影响沉积物中碳、硫等关键元素循环过程。尤其是以硫酸盐为电子受体的硫酸盐还原菌丰度显著上升,有效促进了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等复杂污染物的原位降解转化。
该研究为水体沉积物中元素循环研究找到了新机理,并为受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提供了新思路。(记者朱汉斌通讯员章震)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