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江雪霞是安徽黄山祁门县2004年的文科高考状元,大学学的是哲学专业,2013年她却从上海辞职回家,开起了制茶厂,成了一名做红茶的师傅。
江雪霞所在的际源村是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茶园环绕。一开始,三姐妹就想把茶厂建在自己村落,这样可以就近收购最好的生茶片,保证优质原料,还可以照顾家人。际源村离最近的镇上开车都要半个小时,这也无形中也增加了物流成本。图为江雪霞用自制红茶招待客人。
江家三姐妹从小在茶园里长大,对采茶做茶早已耳濡目染,都很了解做红茶的工艺流程,但到了自己真正做茶,还是遇到了不少难题。做的第一批茶,不论外形还是口感,都没有受到市场的认可。江雪霞便和大姐三妹一起,到祁门及福建等红茶厂学习,做茶一般都是在晚上,江雪琴便整晚陪着做茶的师傅通宵,学习制茶技艺。
要掌握制茶真功夫,还是得自己花时间摸索。2013年,三姐妹按照温度、时长、火候分别进行了多次尝试,没日没夜的在茶厂里,做出一品新茶,就立刻去找行家品鉴,如果不行,就回来继续总结改进工艺。整个2013年都是在实验,为此茶厂付出了很大的成本。
有了2013年的失败与成功,2014年江家的茶厂进入正轨,江雪霞才真正有信心把自己的产品介绍给原来积累的客户。忙完三个月的茶季,江雪霞和大姐重新回到了城里,去跑市场。因为红茶的品质过硬,他们产的红茶受到市场的欢迎,还经常有从广东、北京等地的客户,专门慕名来到村庄,参观和考察他们的茶园和茶厂。
目前茶厂已进入正轨,三姐妹也开始明确分工,老大负责提高茶叶品质,从农药残留的严格把控到制茶工艺的精细操作,每一个环节都亲自把关;老二负责拓宽销售渠道,每年不仅要跑北上广等市场,还要接待来原产地考察的客户;老三负责茶厂的后勤。
老大江雪琴和老三江淑霞在萎凋工序中翻鲜叶,让生茶脱水的更均匀。
江雪霞用木耙梳理红茶半成品,目的是将下面潮湿的往上翻,湿度的控制对制茶很关键。
江雪霞操作起大型机器来已经比较熟练了,这道工序是对新作的红茶进行烘干处理。
大姐知道茶农采茶的不易,所以他们茶厂的生茶收购价会比市场的平均价格略高一些,周边的茶农都喜欢把生茶卖给他们,为了不影响茶厂做茶的进度,于是江雪霞把收茶时间统一放到了下午。
虽然茶农都是乡里乡亲,但是江雪霞为了保证茶叶品质,还是认真严格的筛选,经常会和自己的亲戚讨价还价。
忙完一天的茶厂工作,姐妹几个简单吃一顿便饭,食材里的竹笋也是大山馈赠。
标签: 高考状元辞高薪返乡做茶
最新推荐
更多>